图一:风雨不动安如山,坚守战位保安澜
张攀、南楠、韩燚是馆舍封控期间留守人员中的三名“85后”年轻职工。一个多月来,他们在留守人员临时党支部带领下,积极投身抗疫一线,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地做了大量看似普通却无可替代的工作,克服了许多以往从未遇到的困难,用关键时刻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历博青年一代良好的精神面貌、强烈的责任担当和过硬的作风素养。
张攀在党政办公室已经工作了6年多时间。2021年12月15日上午,馆领导考虑到封闭管理期间行政管理工作正常运转的极端重要性,在选择关键岗位留守人员过程中,考虑到他熟悉全馆运行和整个办公室运转各环节的工作,且有较好的文字写作功底和沟通协调能力,便找他谈话希望能留下来守好“阵地”。作为党政秘书科副科长,张攀二话不说,立即回家简单带了点换洗衣服、生活必需品就返回了岗位。一个多月来,他始终秉承办公室工作人员讲政治、能吃苦、严律己、顾大局的优良传统,不分白天黑夜、周内周末,积极努力地完成着各级政府、领导以及同事安排或委托的繁杂工作。
图二:张攀对每一件来文的收、批、转、办都进行详细登记记录
他在上级领导和部门全体同事的鼎力帮助下,严格对标行政运转办事流程,保证政务系统全时段运行,及时接收各类文件、传真、公函,来文即收、收文即办、办即落实到岗到人。在疫情阻隔的困难条件下,他组织保障了数次全馆性的线上会议,参与策划了《携手战疫情·守护我的城——陕历博在行动》系列主题宣传报道并提供了4期稿件文图,起草了《陕西历史博物馆2022年工作要点(讨论稿)》等重要文件和多篇紧急公文以及新闻报道稿件,组织了5次留守党员临时支部学习会,有效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间陕历博行政工作的平稳有序运行,做到了闭馆不停摆、工作不断档、履职更尽责、效率更加倍。
图三:张攀参与策划的《携手战疫情·守护我的城——陕历博在行动》系列主题宣传报道已连续推送多期,在馆内外引起热烈反响
图四:南楠在操作台上设置锅炉运行控制系统数据
面对撤离回家和封闭留守这两个选择,南楠虽然舍不得还不满一岁的宝贝女儿,放心不下妻子一个人带孩子的艰辛,设备科的同事们也都劝他说困难时期家里更需要照顾。这个时候,平日从不愿被别人叫“科长”的南楠却拿这个职位“说事儿”,说留下来才是“最科学的选项”。
图五:南楠借着手机灯光检修供暖设备电动阀
封闭的日子既紧张也单调无聊,他已经一个多月没有抱抱他的宝贝女儿了,妻子时常给他发一些女儿玩耍的视频,他也在晚上的时候和孩子视频,看着孩子更多的“又长了一些本事“和在视频对面”爸爸爸爸“大喊,看着妻子独自照顾幼女的辛苦,这位关中大汉也流露出了铁汉柔情,眼角润滑,只能无奈的说,等我出去了好好抱抱小棉袄、为妻子多分担家务。
图六:韩燚检查多联机空调出风口
馆区封闭当天,已经在馆里连续值了几个大夜的韩燚,本可以早早撤离单位回家休整一下,陪陪家里人,但他却在匆匆安顿好母亲、妻儿的生活后,又返回了单位,主动要求留守馆内。他说自己最熟悉多联机空调和中央空调机组的运行操作和调试维护,如果让新入职的小同事留下照管这些“大家伙”会比较吃力,一旦出现突发状况不容易应对,会影响到整个馆区的工作,所以和南楠一样,他留下来是“最科学的选项+1”。
图七:韩燚调整暖通系统供热参数
在家中,韩燚是绝对的劳力和支柱,在这次疫情中,他主动留下来,把照顾家庭的责任交给了妻子,连续30多天的不归,孩子、老人的日常吃喝、学习等都得妻子一个人去面对,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压到了妻子的肩上,但又有什么办法呢?韩燚只能一次次的承诺着解封后多照顾一家老小、多陪妻子逛街,补偿一下受苦受累的妻子。
留守的日子,并不像平日里大家各有分工、各负其责的正常运转状态,往往是干活儿不分份内份外,一个人要负责几项甚至多项工作。张攀、南楠、韩燚他们在岗位职责之外都主动承担了大量其他任务:张攀做了诸如帮同事邮寄快件、接收包裹、传输重要策展资料包、开具证明、公章用印、文印打印和清洁办公区等一些细小琐碎的工作,不一而足;南楠每次主动协助防疫人员组织职工接受核酸检测,等别人都做完了,自己才会去做,他总是最后送“大白”离开的那个人;韩燚不仅负责着馆区各点位生活垃圾的分类清运,而且每天要定时定点组织防疫消杀等。
图八:南楠招呼着同事们都做过核酸后自己才做
图九:馆内即将清空的便利售货柜是大家坚持坚守的见证
茶余饭后路过馆西区的便利售货柜,他们总要挑挑选选所剩无几的饮料,最后就买瓶可乐或者元气森林,一边喝着快乐水,一边开着小玩笑:“我保证,等咱们把这些饮料都买完了,就能解封回家了”“说得对,要不咱现在把剩下的全买了,然后等着回家就是了,这多省事儿”。虽是几句戏谑的逗嘴,却让我们从侧面看到了历博青年一代可贵的坚韧品格和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