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玉器研究专家刘云辉、刘卫东做客《历博讲坛》
时间:2016-12-01

2015.12.14


12月11日,《历博讲坛》特邀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刘云辉,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卫东来我馆做学术报告。两位专家分别以“中国古代玉器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和“中国古代玉器加工微痕迹初步研究”为题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向博物馆专业技术人员及高校师生共60余人解读玉器研究的相关问题。我馆副馆长程旭主持讲座。

刘云辉从文物研究的角度对“商周玉琮非礼器说”、“阿房宫遗址出土的高足杯真相”、“秦代玉器的认识”、“一件银框镶百戏纹玉卮之考察”和“隋炀帝墓出土的十三环蹀躞带之启示”这五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对历史文献和出土玉器的双重考证提出个人的独到见解。并指出文物研究必须讲求科学严谨,研究者不能迷信史料,对文献记载要进行甄别和论证,然后加以引用,才能使研究成果更具利用价值。

刘卫东向大家展示了大量高倍显微镜下玉器加工痕迹的图片,从科技考古的角度对不同考古学文化和历史时期玉器的切割痕、磨痕、阴线、实心钻孔、管钻孔、透雕、抛光等七种加工微痕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对比。这种现代科技条件下的玉器加工微痕迹研究不仅对中国古代玉器的断代、真伪鉴定和价值评估来说意义重大,弥补了传统眼学鉴定的不足,同时其研究成果在更广泛的珠宝首饰鉴定领域得到实践检验,具有很高的社会应用价值。

讲座结束后两位专家同听众进行互动交流,大家对于玉器纹饰研究和玉器加工工艺等问题兴趣浓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开热烈讨论。最后程旭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在从事文物研究的过程中要努力探索文物背后的故事和真相,同时要对文物进行多学科背景下的深入研究,不断发掘文物价值。

视频地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xMzgyNTUwN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