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由国家文物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的大型原创展览“彩陶·中华——中国五千年前的融合与统一”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展。
彩陶作为史前文化遗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人类历史的演进,体现了人类在创造方面的智慧与成就,是史前先民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晶。为了让大众认识到彩陶在华夏文明形成中的凝聚力,同时充分展现陕西在中国文明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我馆特筹划了“彩陶·中华——中国五千年前的融合与统一”。
本展览以彩陶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从而引导公众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通过渭水流域彩陶发展历程的纵向脉络以及仰韶时代庙底沟文化彩陶的横向切面,勾勒出5000年前中华大地上文化融合、社会统一的壮丽图景,试图去探索中华文明的渊源源头与华夏民族的深厚根脉。展览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是“艺术·源流”,通过解读彩陶绘彩艺术来呈现渭河流域彩陶的发展演变序列;第二单元是“观念·社会”,以彩陶作为连接点来描绘庙底沟时期的社会与文化景象,从而解构融合与统一的文明起源模式;第三单元是“寻根·中国”,追溯鱼、鸟、花等彩陶图案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事实,以彩陶探寻华夏最初的源头。展览采用了“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河南三门峡庙底沟遗址”等最近研究成果和观点,使得展览内容更丰富,学术更具权威性。
展览文物展品数量245件,除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彩陶外,借展河南省、山西省、北京市、河北省、辽宁省、山东省、江苏省、湖南省、湖北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等 16 个省(市、自治区)的文物展品,是迄今中国博物馆涉及彩陶分布范围最广的一次展示。
作为一个兼顾学术性与通俗性的原创临时展览,希望通过多角度、全方位展现彩陶文化内涵和重点呈现史前“华”、“龙” 等中国传统文化基因,来展示彩陶在“早期中国”形成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本次展览1月21日至7月15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第五展厅向公众免费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