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且歌且行——陕历博志愿者 王媛媛
时间:2016-12-13

“伸出你的手,初次相识却是朋友;放飞和平鸽,蓝天大地响彻我的问候;挽起你的手,风雨同舟并肩走。”

——《青年志愿者之歌》


我们唱着这样的歌,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在这里,我们爱上了她的质朴典雅,迷恋于她悠久深沉的文化韵味。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我们会微笑地说:“欢迎您,我们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志愿讲解员”。

回想第一次走进陕博,古朴凝重的建筑群就深深地震撼了我;第一次拿到志愿者证时,心里满是欢喜和兴奋;第一次讲解虽然紧张,但也是自豪的。在这里,知识的远航才刚刚高扬起风帆,年轻的心灵将在这里被厚重的历史文化陶冶,飞扬的青春也将因为“志愿者”而增添一道明亮的色彩。记得当时有人说,那个地方汇聚了千年的历史,对于年轻的我们来说,会不会太沉闷了。可是恰恰相反,当我们真的成为其中一员时,古老的文明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作为一个走近她的人,我深深地被她的内涵所折服。

我喜欢在这里,讲解也好,参观也罢,总能给人或多或少的感动。游客总是对我们很包容,讲解后总能听到她们的称赞,自豪之感便油然而生。在陕博我还有很多伙伴,我们在这里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大家一起成长着。我在陕博的这些日子,不断地接受着挑战,从一无所知到慢慢了解那段历史文化,从讲一个展厅到讲几个展厅,从我是一名志愿者在这里服务到我要带领更多的志愿者在这里服务,这些无一不使我更加努力,更加懂得要怎样完善自己。萨特说过“选择了就要为选择负责”,我庆幸这个选择。进入陕博使我的大学生活如此充实,让我的生活有了不一样的体验,让我的青春轻舞飞扬。

或许在这里讲解,我们会疲倦,会对文物产生审美疲劳,也或许因为周末讲解少了很多和朋友们见面的时间。但是,我们在这里付出的,陕博都慷慨地回赠给我们。

有这么一段话:“博物馆是收藏传承人类文化遗产的殿堂,她的存在抵御着时光的磨损,抗击着岁月风雨的剥蚀,留住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点滴记忆。博物馆是浓缩的历史,是文化信息汇集的载体,更是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变革中的博物馆》)。我想这就是那么多人无论是酷暑寒冬还是严寒雨雪,无论是身在西安还是远在他乡都想走进她的原因了,这一定也是我在陕博收获颇多的原因了。

在陕博的这些日子无一不在告诉我,有付出就有收获。更加重要的是,在这里让我懂得自信有多么重要。在陕博,志愿者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陕博的老师也为我们倾注了心血。无论是平日的讲解工作给我们提供的平台,还是志愿者风采大赛为我们打搭建的舞台都使我们生活变得如此多彩。

在这里,我们可以放飞梦想;在这里,我们可以实现自我;在这里,我们可以贡献力量;在这里,我们学会担当。而对于我们而言,我们不仅仅是志愿者,传承着乐于奉献,互助友爱的志愿者精神,同时我们也是历史文化的传播者,因为我们在陕博,因为我们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志愿讲解员。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一件件藏品去了解若干年前,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发生的故事;在这里,我们可以带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们,去感受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积淀千年的文化;在这里,志愿者们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倡导着互助、奉献、团结、友爱。

在这里,我们且歌且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