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历博讲坛”邀许杰先生解读三星堆文明
时间:2025-11-04

11月3日上午,由我馆主办的大型公益学术讲座“历博讲坛”第128期在陕历博社会教育部二楼报告厅和线上成功举办。此次讲座是我馆策划实施的“吉金·中国”展览配套系列讲座“青铜文明与早期中国”的第十八讲,特邀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荣休馆长、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许杰先生,以《显著与隐微:阅读三星堆文明》为题进行讲演,我馆副馆长朱铭主持讲座,300余位听众现场听讲,超过5.6万名线上听众通过我馆融媒体中心、文物陕西、陕西日报群众新闻、陕西广播电视台、知网学术大讲堂等多家媒体平台观看讲座直播。

许杰先生的讲座重点探讨了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现,在微观观察、比较和多方面综合考察中揭示了三星堆文明的深层意义。他首先系统梳理了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与发掘过程,概述了三星堆文化的主要特征,指出理解三星堆文化需要对遗址与器物进行细致剖析,探索隐藏的细节线索。然后,他通过分析多个案例,对三星堆遗址出土器物进行了详细解读:一是通过分析青铜立人像和人头像的器物细节,同时结合环境与遗址发现,强调应从现存器物细节探寻三星堆消失的木雕传统;二是对金杖、牙璋等器物上的图案进行解读,进一步印证和展现三星堆动态的礼仪场景;三是重点对比了三星堆容器与中原、长江中游容器,解读了三星堆容器与造像的差异及其改制行为;四是以三星堆出土器物的器型及纹饰为例,探讨了大象元素在三星堆中的应用;五是通过分析青铜立人像后脑孔洞、人头像耳洞、彩绘痕迹等细节,展现出三星堆匠人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六是对三星堆青铜造像铸造技术的特征及理念进行了细致探讨,认为三星堆青铜铸造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最后,他强调未来应重点研究三星堆器物坑以及器物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求复原器物未被掩埋之前的原始状态和祭祀行为的场景。

互动环节中,许杰先生就现场以及线上听众的提问作出详细解答,回答了三星堆祭祀场景的复原、三星堆是否有人祭现象、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的关系等问题。此次讲座细致探讨了三星堆出土器物群的释读、复原、用途和铸造技术及其理念等问题,使公众不仅对三星堆遗址的考古价值与文化内涵有了更为立体清晰的认识,也为进一步审视中国青铜文明的多样性提供了宝贵启示。(投稿部门:科研工作部;撰稿人:杨以恒;初审:杨效俊、王洪;终审:庞雅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