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汉时风·今时鉴”——《2026陕博日历·汉风猎猎》分享品鉴会圆满举办
时间:2025-10-20

10月19日下午,由陕西历史博物馆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联合主办的“汉时风·今时鉴”——《2026陕博日历·汉风猎猎》分享品鉴会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报告厅成功举办。陕西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陕博日历》项目负责人庞雅妮,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步雁,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社长刘东风,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党委书记王丹,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苏晓智,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杨红英,以及《陕博日历》项目编撰和翻译团队的成员们出席品鉴会,社会各界热心读者200余人参与活动。

品鉴会在曼妙的汉风舞蹈《汉乐洛水》中拉开序幕。庞雅妮在“品牌深耕,匠心打造《2026陕博日历·汉风猎猎》创研分享”的项目介绍中,同现场观众分享了《陕博日历》系列历经九年的品牌发展之路。通过对日历研发的初衷、品牌建设、多方协作的内容构建过程等方面的讲述,全方位解析《陕博日历》项目从馆藏研究与展览体系中挖掘内容,深度联动相关展览,打造拓展与深化观展体验精品读物的实操经验,深入探讨陕博日历IP实现的社会效益与品牌化成果,展现该系列持续创新的品牌活力。

此次沙龙分享会内容丰富多彩,气氛热烈。一场华美的《汉风雅韵》汉服展示,生动再现了汉代服饰的典雅与韵味。在专家分享环节,杨红英以《方寸之间见天地 细微之处有乾坤》为题,深入浅出地分享了《陕博日历》英文翻译工作背后的挑战。杨红英指出,翻译过程中有很多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团队需在不影响信息表达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国际读者的文化背景,通过信息重构、视角转化等技巧,平衡准确性与可读性。她举例说明了如何处理如“玉”“丝绵”等蕴含深厚文化内涵词汇的翻译,指出团队致力于让国际读者不仅能“看懂”,更能“理解”并“欣赏”文物背后的深厚内涵,真正使日历成为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桥梁。

在接下来的“陕博日历主创说”环节,《陕博日历》主创团队从编撰者的角度,为现场观众讲述了团队在日历创作过程中的幕后故事,展示出团队将深厚文化内容转化为大众日常读物的匠心过程。

随后的发布仪式中,庞雅妮、杨红英与刘东风共同发布《2026陕博日历·汉风猎猎》,标志着这份承载大汉气象的年度文化佳礼正式亮相。现场签售环节更是将品鉴会的文化热度持续推向新高,为此次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陕博日历》系列产品始终秉持创新理念,致力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2026陕博日历·汉风猎猎》的推出,不仅为公众开启了一扇深入了解汉代文明的窗口,也是陕西历史博物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又一力作,让辉煌的汉风古韵持续滋养当代社会。(投稿部门:文化创意部;撰稿人:杨傲;初审:廉钰、王洪;终审:步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