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当天,陕西历史博物馆走进西安市盲哑学校,为该校八年级的视障学生开展“寻美秦汉”无障碍多维感官教育活动。
课程从“触摸”开启秦汉印象,学生们通过触摸杜虎符、皇后之玺等秦汉文物复原教具,传触感、猜文物,在协作中解锁“认识文物”的新方式。本次“寻美秦汉之礼乐华章”主题课程,依托专为无障碍群体设计的多维感官研学手册展开。教育员循着秦汉时间脉络,结合手册中的盲文为同学们介绍秦汉乐器,同时,引导学生触摸并试奏钟、磬、埙等乐器实物,摩挲钟体“钟乳”的圆凸质感、感受磬的曲尺轮廓,再搭配《在水一方》《高山》等关联秦汉文化的乐曲,让听觉与触觉深度融合,沉浸式理解了秦汉时期的音乐发展历程。礼仪教学环节,教育员手把手辅助学生调整姿势,以肢体触感传递汉代礼仪的庄重内涵。
此次课程是陕历博秦汉馆“寻美秦汉”多维感官教育活动第二次走进西安市盲哑学校,既是馆校合作的又一次具体实践,也为双方后续深化合作、拓展文化服务维度奠定了基础。未来,陕历博将逐步构建起“寻美秦汉”系列无障碍课程体系,持续研发无障碍教具与教材,升级语音导览服务,让特殊群体能更加系统、深入地感知秦汉历史与艺术之美,真正实现“文化共享,人人可及”的目标。(投稿部门:秦汉馆区部;撰稿人:孙悦;初审:马金磊、王洪;终审:步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