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历博讲坛”邀徐良高先生详解西周都城考古发现
时间:2025-09-18

9月18日上午,由我馆主办的大型公益学术讲座“历博讲坛”第125期在陕历博社会教育部二楼报告厅成功举办。此次讲座是我馆策划实施的“吉金·中国”展览配套系列讲座“青铜文明与早期中国”的第十五讲,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良高先生,以《赫赫宗周 考古再现》为题作讲演,我馆馆长庞雅妮主持讲座。本次讲座为线下讲座,共有文博单位、高校师生、社会人士200余名听众现场听讲。

徐良高先生的讲座重点围绕周原和丰镐遗址的考古发现,从九个方面系统梳理了西周都城考古的重要信息。他首先结合文献记载与最新考古发现,探讨了周人的兴起与发展历程,介绍了周原与丰镐遗址的位置范围和功能布局。接着,他以陶器、青铜器等典型器物为考古学文化分期标尺,揭示了周王朝藏礼于器的文化特质,并指出遗址内发现的铜器、玉器、骨器等手工业作坊反映出当时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和城市经济的发达。然后,他通过介绍遗址中发现的高等级建筑基址和西周时期的家族墓地,探讨了族葬制公共墓地所反映的西周时期血缘宗族组织与宗法政治体制,解读了周王朝宗教、政治活动以及家国同构特征。最后,他围绕西周都城的遗址群所,对周代采邑制度与京畿社会进行深入分析,指出丰镐与周原作为西周王朝的都城,不仅是西周时期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当时不同地方人群和地域文化荟萃、交流和融合的中心。

互动环节中,徐良高先生就现场听众的提问作出了专业解答,回答了西周文献的发现情况、丰镐遗址的范围确定、西周宗族姓氏考究等问题。此次讲座为公众详细解读了周原遗址与丰镐遗址的历史面貌与文化内涵,为进一步探索早期中国的国家形态与社会结构提供了宝贵启示。(投稿部门:科研工作部;撰稿人:杨以恒;初审:杨效俊、王洪;终审:庞雅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