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我馆举办英文学术沙龙活动。本次活动特邀史密森学会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兼职教授伊丽莎白·K·埃德(Elizabeth K. Eder)博士作题为《博物馆作为非正规学习空间》的英文讲座。本次活动由合作发展部副主任梁敏主持,我馆青年业务人员及志愿者共30人参与活动。
埃德博士首先回溯了教育、非正规教育以及博物馆的概念。她指出,博物馆作为非正规学习空间,其学习群体比学校更具多样性。她重点分享了史密森旗下众多博物馆的教育案例,阐述美国博物馆如何通过以下三种模式践行自身作为非正规学习空间的使命与职责:一是通过公民参与(Civic Engagement)引导公众思考社会角色(如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的“公民季”,及公民倡议墙等活动);二是通过社群参与(Community Engagement)强调多元群体共建文化归属(如下东区公寓博物馆的“你的故事,我们的故事”项目收集移民叙事,沃尔特斯美术馆的双语展览促进文化包容);三是通过全球参与(Global Engagement)推动教育资源共享(如史密森学会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合作开发的“兵马俑数字资源”,通过学习实验室提供跨文化教学素材)。埃德博士强调,博物馆需以教育目标为导向,通过创新策展与科技融合,激发公众探索欲,实现“好奇心的自由生长”。(投稿部门:合作发展部;撰稿人:么嘉琪;初审:梁敏、王洪;终审:庞雅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