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古今智鉴|陕西历史博物馆携多项数字化成果亮相“博博会”
时间:2024-08-23

2024年8月23日至26日,第十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简称“博博会”)在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办,围绕 “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教研并重 数实融会”的大会主题,陕西历史博物馆携手多家企业及高校,基于博物馆文物藏品数字化管理现状,针对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管理与应用,开展技术探索与深度研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于“博博会”推出“古今智鉴——陕西历史博物馆数字融合体验展览”,并发布“博物馆数字化管理与确权平台”。

陕西历史博物馆积极响应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致力于推动其数字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充分运用前沿数字技术为广大公众提供更为优质的数字文化服务,坚持贯彻“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陕西历史博物馆立足于陕西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与陕西历史博物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以“古今智鉴”为主题,分别设置了文物数据管理平台展示区、数字互动展示区、AR实景展示区及互动视频展播区,希望通过AR、VR、裸眼3D技术等创新手段,将优秀历史文化注入到新兴文化载体之中,打破时空壁垒,链接过去与未来,用现代化手段让文物“活起来”,为公众提供全方位、沉浸式的历史呈现与丰富生动的文化体验。

在“观往知来”体验区,观众可以穿越时空,探索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数百件珍贵文物背后的故事。这些文物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更通过科技手段与观众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陕西乃至整个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

“裸眼探古:3D奇遇”体验区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博物馆展览体验。展区采用先进的模拟光场裸眼3D技术,实现了画面呈现的高度立体化与连续性。观众无需佩戴任何特殊眼镜或设备,仅凭肉眼即可直观感受文物栩栩如生的三维影像,体验裸眼3D技术的魅力与文物的深厚底蕴。

在“AR洞看·时光之旅”体验区,观众只需佩戴一副先进的AR眼镜,就能瞬间步入历史的长河,感受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超清的虚实融合显示、高精度的SLAM空间定位以及自然的语音和手势操控技术,AR眼镜将古代文明、艺术珍品、历史遗址等丰富的文博资源以全新的视角呈现在观众眼前,带来超沉浸、低延时的AR体验。

“文博精灵”展示区则呈现了一个充满创意与魔力的数字生态世界。文博精灵全息互动盒子利用先进的高透光成像模组和多面发光背光技术,将原有的平面图像通过专业视觉处理呈现出立体鲜活的效果。这个全息互动盒子不仅是青少年的成长伙伴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窗口,更是博物馆的内容传播平台和展品重现平台。

在“数字护航计划—博物馆文物数字管理及确权解决方案”展示区,观众可以亲身体验到融合国产渲染引擎和隐形数字水印技术的创新方案。这一方案实现了文物数字化的生成、管理及可信授权,为文博领域数字化应用及数实融合提供了新路径。其中,隐形3D水印技术的应用尤为突出,为文物数字资产嵌入隐形3D数字水印,从数据产生的源头开始,直至数据被使用的终端,实现数据流动全过程的透明化管理,并保证数据的真实可信。

最后,在“数字伴读计划—陕历博数字课程”展示区,观众可以感受到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丰厚馆藏与前沿交互技术的完美融合。这里为青少年打造了一个集历史、科技与教育于一体的创新课堂,通过5G+AR/VR等技术实现课程数字化,为青少年提供情景体验式课堂,让他们在沉浸式体验中传承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

此次“古今智鉴——陕西历史博物馆数字融合体验展览”不仅是对传统展示方式的一次革新,更是陕西历史博物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促进文化活态传承的积极探索。陕西历史博物馆将以本次“博博会”为契机,开启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跨区域、跨行业融合发展的新赛道,以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呈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做出更大贡献。(投稿部门:信息资料部;撰稿人:王慧敏;审核人:王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