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上午,为配合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分馆建设,由陕历博主办的第105期“历博讲坛”在馆社教部二楼报告厅和线上成功举办。该期讲座也是“汉唐文明与丝绸之路”系列讲座的第八讲。讲座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队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刘瑞先生,做题为《从栎阳到碣石——秦统一大路上的建筑文明传播》的讲演。陕历博副馆长庞雅妮主持讲座。一百余位听众现场听讲,超过3.7万线上听众通过陕西历史博物馆官方微博、B站,文物陕西微博、陕西日报群众新闻、知网在线教学5个平台观看讲座直播。
刘瑞先生的讲座围绕秦汉栎阳城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展开。他首先详细介绍了栎阳城的历史沿革,将其历史地位概括为参与并见证秦人复兴霸业、变法改革、走向统一的重要都城。接着,梳理了多年来栎阳城的调查与发掘工作,分别讲述了城内三座古城的发掘经过,着重解读了三号古城的使用年代及其布局特征,深度阐释了“市”遗存、高等级建筑及其遗物的学术价值与意义,揭示出栎阳城“前朝后寝”、中轴布局、崇尚“简朴”的特质。最后,简要介绍了碣石宫考古研究,他认为,碣石宫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形制考究,与栎阳城高度相似,显示出秦统一后秦人对高等级建筑的设计与规划,也彰显出秦对当时社会强有力的经营与管理,用考古实物再一次印证了秦大一统的局面为秦汉社会长期统一稳定的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他还强调,秦建筑文明传播的研究还寄希望于未来更多考古工作的开展。
互动环节,刘瑞先生先生回答了听众关于秦汉都城朝向、田野考古发掘方法以及秦建筑文明传播的路径等问题。刘瑞先生的讲座,不仅增进了公众对秦文化的进一步认识,还展现出刘庆柱先生、李毓芳先生老一辈考古学家传承下来的良好精神风貌与深厚学养,对文博工作者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投稿部门:科研规划部;撰稿人:胡中亚;审核人:梁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