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历博讲坛”邀郑奕教授详解制度助推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结合
时间:2023-06-27

6月26日下午,由陕西历史博物馆主办的大型公益学术讲座“历博讲坛”第98期在线上顺利举办。该期讲座也是陕历博策划的“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系列讲座的第六讲。讲座特邀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复旦大学博物馆馆长郑奕女士,以《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结合亟需制度推动》为题演讲。陕历博副馆长庞雅妮主持讲座。讲座直播通过陕西历史博物馆官方微博、B站,文物陕西微博、陕西日报群众新闻、知网在线教学5个平台播出,截至发稿,近2万听众在线收看。

郑奕教授讲座首先介绍了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结合的背景,简述了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结合的意义与价值。接着又详细分析了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结合目前面临的问题,将其概括为博物馆的校均、生均占有量亟待扩增;专项法律法规、规划待补位,专项政策存在提升空间;专项运营经费保障亟待扩增并稳定;博物馆对中小学的教育供给亟待常态化、对等化四个方面。郑奕教授从制度设计理论框架出发,对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结合提出四点制度建议:一是提升博物馆教育在校外教育、社会教育中的地位,明确博物馆对中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二是博物馆存量与增量并举,部分省市先行先试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结合事业,并加强馆校合作的遴选机制;三是打通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壁垒,将博物馆纳入中小学课程,甚至是对接考试评价、招生选拔;四是逐步打造我国正规、稳定的校外教育师资队伍及培养培训机构。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作为文化的中枢,是中小学教育的特殊资源和校外阵地,通过实物承载中华文明之悠久、灿烂,助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郑奕教授的讲座从规划、政策、立法的顶层设计,到涉及一系列运行机制的中层设计,再到位于底层设计的馆校合作机制,回答了“博物馆如何真正与中小学教育结合”的问题,为实现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结合提供了具体路径与方法。

讲座最后,郑奕教授就我国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结合的发展历程、制度设计与实现的重点难点,博物馆从业人员如何参与馆教结合项目等问题,与线上听众进行了互动交流,增进了公众对博物馆教育事业的认识与理解。(投稿部门:科研规划部;撰稿人:胡中亚;审核人:杨效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