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三秦都市报:“陕历博免费开放的民生情怀”
时间:2016-12-01

从“全国十大精品陈列”到“全国免费开放博物馆最佳展示推广”奖,陕西历史博物馆不断创造着属于一个博物馆的荣光。从史前到秦汉,再到盛唐,十三朝古都的气韵通过37万余件馆藏文物铺展开来,仿佛历史浮光掠影而过。西周青铜文化的博大精深,秦汉时代横扫六合、驰骋万里的雄风,以及盛唐黄金时代的万千气象,犹如春风,扑面而来!或许在这里才能找到画卷般壮阔的历史延续感。

今天,陕西历史博物馆用展陈建筑承担起漫长历史的沧桑巨变。解读历博,就是用心灵感知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更是解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博物馆文化的力量、情怀与智慧!

给我一天还你万年

陕西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则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

近日,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博物馆协会在总结2008—2009年度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2010年度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并公布了评估结果。陕西历史博物馆在参评的全国82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名列全国第六,位居陕西第一。

这一殊荣,陕西历史博物馆当之无愧!

“十多年来,陕历博的观众量始终保持在每年60万人次以上,在全国历史综合类博物馆中名列前茅。这种认知度的产生,一方面得益于现代化大馆的影响力,更在于其展品和陈列内容的吸引力。”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成建正深深地知道,只有精品的陈列才能打动观众。

从1998年起,陕历博便开始酝酿基本陈列改造事宜,因种种原因未能实施。2006年重新提出后得到国家文物局、陕西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2007年4月动工改造,当年12月完成。在改造期间,连夜将展品由中央基本陈列展厅挪至两翼专题展厅和临时展厅,没有闭一天馆。2008年3月27日,改造后的基本陈列《陕西古代文明》华彩亮相,3000余件(组)珍贵、精美的实物,展示陕西古代文明的丰硕成就及其对中华文明的奉献。

历史文物是我们走向明天的起点

当基本陈列《陕西古代文明》获得第八届“全国十大精品陈列奖”的喜悦还萦绕在心头,专题展《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再次摘得第九届“全国十大精品陈列奖”的华冠!

时间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那是1970年10月5日,西安市南郊何家村一处工地(现西安水文巷)出土了两瓮一罐,其中收纳金银器、宝玉珍饰、贵重药物、中外钱币等文物共计1000多件。何家村出土文物,成为考古界公认的二十世纪唐代考古最为重要的发现之一。

何家村金银器自发现至今已整整42年,由于历史原因,所有文物从来没有全面、系统地展示过,除了少有的十来件外,基本上藏之高阁,秘不示人。“何家村珍宝名震海内外,但这么多年也仅仅有10余件‘宝贝’外出展览,足迹遍布世界上19个国家和地区,每到一处都会受到热捧。”为了更多的观众欣赏到更多的珍宝,分享文化遗产的魅力,于是,布置专题展展出何家村窖藏文物的想法在成建正的心里扎根,开始生长!

几经努力,2009年,“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开始布展。

“从开始规划到布展,整整花费了一年多时间。”成建正说,此次文物展是何家村窖藏首次大规模集中展出。展厅面积1200平方米,展出文物精品300多件(组),其中包括镶金兽首玛瑙杯、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鎏金舞马衔杯纹皮囊银壶和鸳鸯莲瓣纹金碗四件国宝。展品中有一多半为首次公开亮相。

让盛唐在壁画中鲜活起来

1000多件何家村窖藏无疑是一个考古奇迹。同样,精美绝伦的唐墓壁画也是一个历史长河中充满想象的璀璨明珠,它的存在,见证了上个世纪考古发掘领域的重大突破和重要抉择。

唐代长安是国际性都会,丝绸之路上的各国使节、商人和物种、艺术等荟萃于此,并成为唐代皇家宫室、豪门官宅、佛寺道观、陵园墓室等建筑物壁画的重要装饰内容。由于土木结构为主的中国建筑不易长久保存,众多壁画也随着建筑物的消失而灰飞烟灭,如今保存下来的主要是一些墓室壁画和部分洞窟壁画。

让成建正足以骄傲的是,唐墓壁画主要出土于陕西关中、河南洛阳和山西等地的部分地区,成功揭取下来的以陕西为最,其大部分保存在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出土的唐墓壁画数量之多、等级之高而且时代序列之完整,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成建正说,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多年前收藏的近300幅可供观赏的近千平方米壁画中,有5件组18幅壁画被国家文物局专家确定为国宝级文物,69件组82幅被确定为一级文物。

建设一座唐代壁画珍品馆,再现鲜活的盛唐情景,这成了历博人多年来追逐的梦想。2003年,陕西历史博物馆牵手意大利,共同签署备忘录,建设启动壁画馆建设。这是个文化合作交流项目,投资总额7300万元人民币,陕西省政府补助资金1800万元人民币,意大利无息贷款403万欧元。为了加快项目进程,成建正先后6次赴北京与意大利大使孟凯蒂会面磋商。

成功最终属于执著的追求者。2011年6月20日,对于成建正来说,注定是一个历经辛劳而收获幸福的日子。这一天,凝聚了所有历博人汗水与梦想的唐代壁画珍品馆盛装起航!

女皇武则天时期的中国绘画是什么样子?盛唐长安丽人是如何化妆的?开馆的唐代壁画珍品馆,不仅通过保存千年的唐代壁画给出了答案,而且,章怀太子墓《客使图》、《马球图》、《狩猎出行图》,懿德太子墓《阙楼图》、《仪仗图》,永泰公主墓《宫女图》等在内的97幅壁画珍品,足以让你流连忘返!

不让观众留下遗憾

文化遗产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人们关注的目光,一个成功的博物馆馆长,最大的荣光就在于观众的纷沓而至!2008年3月27日,陕西历史博物馆正式免费对外开放。该馆制定了确保文物及游客人身安全、免费不免票、日参观人数总量控制的三条“基本原则”,增加展厅座椅、残疾人轮椅、童椅、急救医疗设备、垃圾桶和保洁耗材等;增加语音导览系统,满足更多观众的讲解需求;新增120名保安人员、45名讲解人员、8名展厅咨询和督导人员及10名设备维护人员。

一年之后,该馆做了一次社会调查。调查显示,90%的观众对免费开放后提供的各项服务表示满意,30%的观众表示多次走进博物馆。

博物馆免费开放吸引了众多公众走进博物馆,但对于这些足不出户的老年人来说,走进博物馆还是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早在三年前,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历史宣讲小分队就走进了敬老院,为老人现场宣讲。2010年7月9日,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馆员董理在展厅免费为游客讲解,正式启动了陕西历史博物馆专家讲解服务的序幕。2012年5月24日,陕西历史博物馆“流动博物馆”再次启程,带着精美的文物展版和宣传册走进了西北大学,为莘莘学子送去了一场丰富的文化盛宴。

为了给观众提供贴心服务,10年来,陕西历史博物馆讲解志愿者团队日益壮大,如今已有数千人。

……让人备感温暖的不止这些!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成建正有一个美好的想象:“我认为博物馆应该是一个城市最高雅的地方。在这里人们不仅仅可以欣赏最美的文化遗产。同时,如果我们有足够的空间,我们可以将这里建一个最具有品位的晚宴地点。事实上,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上流社会都将能在博物馆用餐当做是一种极高的待遇。”

按照成建正的设想,将在现有场馆的基础上,建设一座综合服务楼,在那里,游客可以休闲,参与文化体验活动。如果这一设想能够实现,将至少增加30%的观众接待能力。

一次精彩的旅程,足以铭记一生;一次浪漫的偶遇,足以刻骨铭心;一段非同寻常的经历,足以影响一生。陕西历史博物馆,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不仅是一座博物馆的名称,一个地标性建筑,一个文化符号的象征,而且是一份永不褪色的感动,一段受益匪浅的记忆。

在这里,我们读懂中国!

文/图本报记者赵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