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宝鸡西周古墓出土青铜卣 内存液体或为3000年美酒
时间:2016-12-01

来源:华商网

昨日,考古人员晃动青铜卣,里面有水声 本报记者赵航摄

持续两周的宝鸡市石鼓山西周古墓考古挖掘工作进入尾声。昨日,28件青铜器全部被提取出来。

一件青铜卣里存放的液体令考古现场一片沸腾:因为排除雨水进入青铜卣的可能性,考古专家大胆判断,很有可能就是一壶美酒。

如果最后的鉴定符合现场判断,这件青铜卣中的佳酿将是距今3000多年的“陈年老酒”,比西安北郊发现的西汉美酒还早1000余年。

>>青铜卣 封闭严密 排除雨水渗入的可能

7月5日上午9时许,考古人员开始对墓室北侧壁龛的青铜器进行提取。在传递一件青铜卣时,考古人员意外听到了有水晃动的声音,几位考古专家仔细聆听,断定这液体晃动的声音发自青铜卣内部,由于青铜卣盖沿超出罐体,排除了雨水渗入罐体的可能性。难道会是没有挥发完的酒?专家的大胆揣测引得考古现场人员情绪沸腾。

宝鸡考古队副队长辛怡华告诉记者,古人在埋葬时一般都会在酒器里灌满美酒。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美酒会慢慢地挥发干净,这件青铜卣由于盖和罐体合缝严密,极有可能“侥幸”地将当时的美酒保存了3000多年。

考古专家介绍,我国人工酿酒历史大约始于六千年前。通常古人是用一块布或者一张韧性较好的纸把酒坛口盖好,然后再在封口的酒坛口上覆盖一层泥巴,起密封作用。出土的这件酒器除了采取密封处理外,铸造的青铜酒盖和罐体吻合得严丝合缝。

2003年,西安北郊一座西汉贵族墓中出土的铜锺里盛满了50多斤保存完好的西汉美酒而轰动一时。如果证实,这次发现的美酒将成为迄今为止时代最早的中国酒。主持考古发掘的宝鸡市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军社告诉记者,至于是何种酒,以及酒精的含量等问题,都需要等今后的专项检测才能有答案,但时间久远,金属离子等渗入,酒可能也不适宜饮用。

相关阅读:

2003年52斤西汉美酒出土 颜色墨绿或为黄酒

高清组图:西安秦墓出土2400余年前骨头汤


昨日,本次考古挖掘中最为珍贵的青铜禁被众人合力抬出墓坑

>>青铜罍 又现铭文 刻有人名“父乙”两个字

7月4日,考古人员分别在提取的青铜盘中发现“臣、癸、先”三个字和一个L形族徽,在青铜甗上发现“万”字符号。昨日,考古人员又在提取的一件大型酒器青铜罍的内壁发现铭文,上面镌刻着一个“亚”字形族徽和一个“羌”字,族徽下刻有人名“父乙”两个字。

族徽和姓名信息为何不一致呢?宝鸡考古队副队长辛怡华分析说,这标有族徽和姓名的青铜器很有可能是亲朋好友送来的祭品,古人将祭品埋入土里。

对于4日提取青铜盘中出现有规矩方格的L形族徽,辛怡华说,这个L形族徽极有可能是“田”字。在古人的书写中,“田”是从复杂真实的“象形字”描述开始,“田”字就是一片阡陌交通的田地。他引申到,这个“田”字会不会是“甸”的写法?《说文》中注释,“甸,王田也。”辛怡华解释说,随着对铭文的深入研究和解读,这些目前还无法明确说明的符号隐含的历史秘密将会被一一揭开。


本报记者赵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