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三秦都市报专题报道] 陕历博志愿者10年追梦
时间:2016-12-01

三秦都市报三秦文博专版

和很多志愿者一样,他们是带着自己的爱心来的;和其他志愿者又不一样,他们走在一起是因为“文化的向心力”。

志愿者工作是陕历博长期开展的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自1999年至今,已坚持10余年,如今已成为陕历博一项知名的品牌活动。自2002年实行正式注册签约以来,十年间约有1567名志愿者在陕历博义务讲解多达31766批次,讲解时间超过3万小时,服务观众多达数十万人。可以说陕历博志愿者队伍人数之多,服务观众之广,社会影响范围之大,在全省首屈一指。

“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王嬴政‘扫六合而荡天下’,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文字、货币、法律、车轨和度量衡等。这个展柜展出的货币便是秦统一六国之后的通行货币——秦半两……”蛇年新春,西安外国语大学大四学生菲菲放弃了休息时间来到博物馆,身穿印有“陕历博志愿者”的“红马甲”,佩戴胸牌,用流畅的表达、大方的姿态、均匀的语速向游客们耐心地讲解。

大二下学期,菲菲经过严格的筛选、培训和考核,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签约志愿者讲解员。按照博物馆规定,签约后要求一年有十次志愿服务,但她每周必来一次,风雨无阻,每次讲解时长均达三到四个小时。这个寒假,她没有回家,她说,这是她大学本科的最后一年,也将是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从事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最后一年,她要站好这最后一班岗。

和菲菲一样,自2002年实行正式志愿者注册签约以来,有1567名志愿者在该馆从事过义务讲解工作,达31766批次,讲解时间超过3万小时。

“最初尝试这种做法后,我们受益很大,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讲解服务,缓解了宣教部的工作压力,也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奉献爱心、锻炼自身和认识社会的机会。”陕历博宣教部部长步雁说,为了使这项有意义的活动规范化、持续化、多样化,从2002年开始,该馆率先在全国实行志愿者注册签约活动。通过每年一度的招募、培训、考核、注册、签约,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志愿讲解员队伍。人员构成以大专院校在校学生为主,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离退休人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其他社会招聘人员。工作时间从最初一年两次的黄金周扩展到每一个双休日及国家法定节假日;工作内容也以单纯的展厅讲解逐步扩展到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2012年考核通过有503名志愿者服务于陕历博。

在汗水中收获快乐

“我们的志愿者是最可爱的人,10年间的春夏秋冬、风霜雪雨,博物馆里处处留下了他们的身影。”谈到志愿者的情况,陕历博宣教部部长步雁倍感自豪。她说,2006年底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在陕历博举办,宣教部挑选了16名志愿者担任讲解接待任务。由于这次展览级别高、任务重、时间紧,志愿者们接到任务就立即进入备战状态。在极短的时间内抓紧熟悉稿件,查阅相关资料,开始了艰辛的准备工作。展览正式开幕后,他们以极高的工作热情、出色的工作能力圆满完成了展览期间的各项讲解接待工作。2008年3月陕历博免费开放以后,展厅环境嘈杂、人流量大,讲解环境大不如前,但志愿者们凭借着自己的一腔热情,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地去完成每一批讲解。2011年志愿者队伍已经扩大至420人,其中90%是在校大学生,另有10%是社会招募人员,这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西安理工大学退休职工,80多岁的赵震寰老人。他自2002年至今义务讲解232次,开展专题讲座16次,用其独特的视角和语言将文物的历史背景及内涵解读给广大游客,深受好评,连续多年被评为陕西历史博物馆优秀志愿者,2008年被评为陕西历史博物馆“终身志愿者”。因为赵老在博物馆做志愿者的事情广为人知,多所高校也因此聘请他为课外辅导老师,通过他的言传身教,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又传播到了课堂。

“回想起做志愿者的日子,心里总有些美好的回味。无论是帅哥、美女,还是老人、小孩,都能在我讲解时频频点头,虽然没有说话,但这也就是对我的肯定。一个人获得肯定是多么好的感觉啊!把自己的知识送给那些萍水相逢的人,让他们带着极大的憧憬而来,满怀着美好的回忆而去。”志愿者小何说,从一开始身边只有一两个游客,到最后走出展厅大门的时候,身边围着十几个人,志愿者文化普及者的价值真正得到体现。可能还会有人要求一起合影,甚至留下网络联系方式,这一切都反映了讲解员的讲解效果如何。合影——把你的容貌带进了很多人的脑海,给他们留下人生中一段快乐而幸福的记忆。留下联系方式,还可以通过非正式的方式,继续一个小小普及员的职责和义务。以一人之力,让众人满意……

历经风雨见彩虹

陕历博志愿者队伍是一个拥有众多人才的大家庭,多才多艺的大学生们在陕历博这个平台上尽情展示着自己的青春和热情。近年来,双方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开展活动也丰富多彩。2010年六一儿童节之际,在国内外志愿者的共同参与下,陕历博宣教部成功举办了“放飞梦想、感受快乐陕博与你共成长”为主题的儿童文化实践活动。当年暑期,“小小讲解员”夏令营活动中,中外志愿者积极参与其中,培训出多名优秀的小志愿者……

多方合作,国际接轨。早从2004年开始,陕历博就与美国环球志愿者协会西安办公室进行国际志愿者项目的合作,七年期间共有300余名国际志愿者先后在博物馆提供无偿服务。国际志愿者工作的长期开展也成为陕历博区别于国内其他博物馆志愿者工作的特点和优势。

开展了十多年的志愿者工作,成绩颇丰。在200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宣传讲解大赛”中,60多岁的志愿者张铭老师荣获志愿者组讲解比赛一等奖!在2009年“牵手历史——首届中国博物馆十佳志愿者之星”活动中,来自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志愿者李恺同学在300多名志愿者中因事迹突出、表现优秀,成为十佳志愿者当中唯一一名在校大学生。2010年同样是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志愿者徐天宇也顺利当选第二届十佳志愿者。2011年陕西师范大学志愿者团队也因服务人数多、服务时间长、服务内容广顺利被评为全国十佳志愿者团队。2011年陕西省讲解大赛中,西北大学的志愿者马从涛荣获志愿者组三等奖。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荣获陕西团省委评选的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奖。予人玫瑰,手留余香!1500余名志愿者有着一个共同的感受:在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快乐和满足。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传承文明之火,传递着公益慈善的正能量,也引领着社会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