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与参加流程
4月4日,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举办“丝韵春语:清明探蚕趣”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共有20余名青少年参与其中。
活动首先,教育员从清明节的起源和习俗引申出清明节气与农桑生产的联系,并通过古代祭祀蚕神的仪式、民间流传的养蚕歌谣等内容,为同学们解读了秦汉时期的蚕桑文化。随后,大家走进“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共同探寻与清明节日和农桑文化相关的文物,如丝绸残片、鎏金铜蚕、铁农具等。最后,教育员结合多媒体展项为大家详细讲解了秦汉时期农桑业的发展状况,以及丝蚕产业对当时社会经济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影响。在手工实践环节,教育员带领同学们一起动手制作“蚕茧画”。大家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用手中的画笔为蚕茧绘上春日的色彩,再通过串联、摆放等形式,制作成一幅幅独特的“节日画作”。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民族情感和精神追求。此次“丝韵春语:清明探蚕趣”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旨在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通过丰富的活动形式,使传统节日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重要文化纽带。未来,陕历博秦汉馆将继续以馆藏资源为依托,不断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成为青少年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