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中文版
陕西历史博物馆2021年出版物(共15册)

1.侯宁彬、申秦雁:《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文物出版社,2021年5月。

本书汇集了300多件文物的近400张图片,收录了近百件文物的墨线图,内容包括“偶然发现 大唐遗宝再现于世”“惊鸿一瞥 大唐遗宝风采煜煜”“疑问重重 大唐遗宝谜团探究”三章。与以往以物说物的惯例不同,本书聚焦物件背后的历史信息,注重透物见人。旁征博引,用历史记载支撑学术见解,围绕人们感兴趣的“谜团”,勾勒探讨窖藏的“前世今生”。随书附录“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一览表”,最大限度地将何家村文物及其相关信息全面呈现出来。

2.《时光刻度——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搪瓷物证图录》,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三秦出版社,2021年6月。

该图录依托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180余件搪瓷制品及相关物件汇成此书。图书共分四个单元,以时间为线索,再现了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的约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西安人民搪瓷厂的发展历程和呈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陕西老百姓生活的变迁史。此外图书还增加采访音频及口述史访谈资料。全书共计19.3万字,内涵插图200余张。

3.《岁月如歌 砥砺前行——陕西历史博物馆开馆30周年巡礼》,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2021年6月。

全书10万字,从藏品管理、陈列展览、科研工作、文保科技、社会教育、 数字化建设、 文创产业等方面,回顾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历程。

4.王炜林、孙周勇等:《中国出土彩陶全集·6·陕西》,科学出版社、龙门书局,2021年10月

全书共十卷,收录新石器时代早期晚段到青铜时代晚期(新疆地区晚至汉代)的彩陶2460多件。本书首次对陕西出土的彩陶进行的全面普查,以及全面系统的总结、研究和展示,囊括了各个时期和各个地区的典型产品,几乎涵盖了所有与彩陶相关的重要考古发现,将为彩陶研究提供了一套完整、系列的珍贵资料。是对中国古代彩陶文化元素与文化特征的一次集中展示,是国内外研究与收藏彩陶可供参考的重要学术成果。

5.梁子:《中华茶道图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21年5月

本书以文博工作者的视野和语言,收通过让文物说话的形式,用传统中国画和经典文物阐述中国茶道文化和形式和内涵,将对深化中国茶道文化研究,使茶道表演更具历史文化依据,提供无以替代的借鉴和参考作用。同时,为事茶者提供具象的历史茶事资料,为茶道程序恢复、茶器制作、茶馆装饰及服饰家具的恢复提供基本的参考。

6.谭前学:《历史·文博学思录》,陕西人民出版社,2021年11月

收录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馆员谭前学的文章49篇,内容涉及历史文化、文物研究赏析、 博物馆工作、陈列展览等多个领域,全书共计41万字。

7.《陕西历史博物馆工作动态》2021, (全年12期) ,内部资料,2021年。

以月刊形式编印的内部交流资料,全年编印12册,每期图文12万字,内容包括每月中心工作、综合通报、全馆要闻、部门动态、交流合作和关注“8+3”6个版块,主编侯宁彬。每期发行55册,向全国省市级博物馆等单位免费发送。

8.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28辑,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三秦出版社 ,2021年6月

收录文章44篇,涉及史学论坛、考古研究、简牍与典辑、历史地理研究、民族、宗教研究、碑石墓志研究、唐墓壁画与艺术史研究、随笔札记、学术博览、馆藏精品、博物馆学、博物馆工作等内容。

9.《2022陕博日历·玉韞九州》,文物出版社,2021年9月。

该日历精选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台湾地区65家文博机构收藏的史前玉器精品,以及美国3所知名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古代玉器,共计365件组,首次全面系统地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史前文化玉器汇集成一册。以玉器为载体,通过每月一个主题、每天一件文物的形式,呈现与解读玉器的技术与艺术、功能和时代内涵等,又通过月份次序与内容逻辑结构的有机结合,得以展现玉器所体现的中华礼制文明,在多元一体化和赓续传承中生生不息。

10.《泥火幻彩——听小姐姐讲彩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21年5月。

本书是依托陕西历史博物馆原创展览“彩陶·中华——中国五千年前的融合与统一” 推出的 “听小姐姐讲彩陶”系列音频课程配套读物,采用图、文、音频3种形式,用12个篇章阐释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明和艺术成就。全书共计14.3万字,内含插图100余张。

11.孙婧、呼啸:《奇妙的博物馆之旅·生肖篇》,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年10月

本书将十二生肖与民俗文化、博物馆中的文物结合在一起,通过手绘、音视频、AR等更立体,更形象地引导小朋友对十二生肖的来源、生肖与十二地支的关系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12.《丝绸之路研究集刊》(第六辑),商务印书馆,2021年6月。

本刊由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历史博物馆联合主办,深入挖掘丝绸之路历史、地理、民族、宗教、语言、文字、考古、艺术的“新资料”和“旧材料”,提出“新问题”,复原丝绸之路上跌宕起伏、有血有肉的历史。在以往五辑的基础上,本辑依然秉持突出“新”的办刊特色,主要收录文章有:张维慎《唐鸿胪卿萧嗣业事迹钩沉》、李瑞哲《龟兹石窟壁画布局反映的小乘说一切有部佛教思想》及梁红、沙武田《归义军首任节度使张议潮功德窟莫高窟156窟的里程碑意义》等。

13.《文博》 (1-6 期),《文博》编辑部,2021年。

本刊为为双月刊杂志,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全年出版6期,常设栏目有:发现与研究、探讨·争鸣、史迹考述、文保科技、宗教视阈、博物馆天地、遗产保护等。2021年累计刊登文章82篇,总字数73万余字,图片623幅,全年发行15000册。

14.《陕西历史博物馆年鉴2020》,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三秦出版社,2021年12月。

全书共计30万字,包括综述、陈列展览、文物保管与保护、壁画保护修复研究、文物征集、科研学术、对外交流、观众服务与社会教育、图像资料与信息化建设、文化产业、党群工作、管理与建设、安全保卫十三个篇章,记载2020年度陕西历史博物馆工作的开展状况及成果。


15. 歩雁:《博物馆里的公开课·陕历博篇》,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年4月。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央地方共建的国家级博物馆之一,馆藏文物数量多、种类全、跨度时间长。利用馆藏优势,为青少年开发更多的博物馆相关科普读物,是责任、担当和使命。运用当今的新媒体技术,开发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教育话动,是我们近几年不断尝试的做法。
       《博物馆里的公开课·陕历博篇》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和体验,它运用云课堂的模式延伸拓展博物馆主题教育活动,课程共分为十二个主题,将看似遥远厚重的文物置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中,通过现代解读,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感知古人的智慧以及历史发展的脉络。陕西历史博物馆多年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流动博物馆、博物馆进校园等形式都是我们多年来坚持做的工作。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录制开发了《博物馆里的公开课·陕历博篇》,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把陕西历史博物馆经典的教育案例记录下来,让更多人能体验、参与和感受活动本身,调动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和发散性思维,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