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
《秦汉简牍中的疾病医疗》
主讲人:
胡平生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教授
讲座摘要:
秦汉时期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重要阶段,而不断发现的地下出土简牍,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新资料。其中有单纯的医学典籍,有涉及医药学的法律文书,有日常官私文书有关医药的内容。本期讲座介绍的出土简牍,是记载秦汉时期疾病医疗内容的宝贵文字资料,通过对这些材料的解析,希望能增进大家对秦汉社会全面的认知与了解。尽管出土简牍常常残损,文字残阙不全,但它们仍就是未经后人编改修订的第一手资料,因此也具有传世文献所没有的优势。我们在研究工作中,将出土的地下材料与传世文献结合在一起考量分析,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果。我们“集成”的秦汉简牍疾病医药死亡的相关资料,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些具体入微的材料,让我们真切地看到一个生动鲜活、有血有肉的秦汉社会,更是反映秦汉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主讲人简介:
胡平生,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出土文献与文物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本科、研究生,师从裘锡圭先生攻读古文字,文学硕士。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长期从事出土简牍与传世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现任《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重大项目“中华字库·两汉、吴、魏、晋简牍文字的搜集与整理包”技术总监。先后主持阜阳双古堆汉简、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等多批简牍的整理,出版《孝经译注》《礼记译注》等整理古籍,编撰发表学术专著与论文(含集体项目与合作)共计百余部(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