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中文版
“溯源寻根 传承利用‘彩陶·中华——中国五千年前的融合与统一’展览研讨会”在西安圆满落幕

7月11日,由陕西历史博物馆主办的“溯源寻根 传承利用‘彩陶·中华——中国五千年前的融合与统一’展览研讨会”在西安召开。来自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河南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全国36家文博单位的50位专家学者参会研讨。

“彩陶·中华——中国五千年前的融合与统一”展览是由国家文物局、陕西省政府共同主办,陕西省文物局等10多家文博机构协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的大型原创特展。该展览是迄今中国博物馆界涉及彩陶分布范围最广的一次展示,汇集了来自全国16个省市、36家文博单位共245件(组)彩陶及相关精品文物,呈现出五千年前中华大地上不同区域间以彩陶为媒介所开展的文化交流与互动,突出渭河流域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主根脉地位,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寻根溯源。自2020年1月21日开展以来,该展览获得了业界的一致好评,引发公众的持续关注。在展览于7月15日闭幕之际,为了进一步推动史前彩陶文化研究,学术成果的博物馆转化和大众传播,加深博物馆间的密切合作,陕西历史博物馆特举办此次研讨会。

11日上午,研讨会开幕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隆重举行,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贾强、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彬分别代表主办方和承办方致辞。与会嘉宾在观看展览宣传片和参观展览之后分两组进行研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网络平台参与讨论。经过近一天的探讨交流,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彩陶·中华——中国五千年前的融合与统一”展览,是一场“有温度、有厚度、有高度、有深度”成功展览,立意高远,学术性强,展品丰富,展示手段新颖,围绕展览的教育活动和文创产品丰富完备。第一组与会代表围绕“中国彩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彩陶视野下的文化互动与融合”两个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对于彩陶纹饰表征含义的不同解读成为研讨的焦点。同时,专家在彩陶研究理论方法有待突破创新、应当将彩陶置于当时社会背景下解读以及庙底沟文化彩陶在早期中华文明进程中充当重要角色等方面达成了学术共识。第二组与会代表围绕“‘彩陶·中华——中国五千年前的融合与统一’展览策展”“陕西历史博物馆浐灞馆建设思路”展开讨论交流,认为彩陶展树立了学术性展览的典范,代表了新时代展览的趋势与风格,并对浐灞馆的定位、功能、属性提出积极的建议。

此次研讨会全面、系统总结了通过展览进行学术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将进一步推动史前文化学术研究、促进挖掘研究文物价值内涵,以物知史,以物见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此次研讨会也将促进馆际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交流与合作。